论《行气玉佩铭》(一)《行气玉佩铭》是本门功理之记载。是一位二千多年前的本门先辈贵族随身之物。但这位顽皮的先辈留了一手,故意将文字顺序调乱(此陋习自古皆有,百代以下失传、误传者不少)。今人不懂气的原理,加上译者将个别字翻译错误,不良影响不少。真实正文如下:天之根在上,地之根在下,巡则生,逆则S。行气,深则蓄,蓄则伸,伸则下,下则定,定则固,固则萌,萌则长,长则退,退则天。此铭文分理、功两部分,分2段解释如下:1,天之根在上(天根,即百会,原始太极的上点),地之根在下(地窟,即会阴,原始太极的下点)。巡则生(巡者,往返,上下两点往返,交通不息,即原始太极的一线),逆则S(两点不交则S)。以上说的是天根的原理。2,行气,深则蓄,蓄则伸,伸则下,下则定,定则固,固则萌,萌则长,长则退,退则天。解释:呼吸,行气也,伸缩肢体,深呼吸蓄气,令气下行于会阴,逐渐形成气贯会阴之习惯。习惯了,固定了,在会阴慢慢形成真气,萌也。会阴真气充满了,由下往上生长,上涨也。上涨至百会后,又退回会阴。真气下降会阴后,又上冲百会,如此形成循环往复。以上说的是怎样通天根方法。最后一句:退则天,这个天字有两层意思,一指百会。一指经过长期煅炼,元神从此出窍于天,功德圆满的意思,故此交待清楚。以上也是印之灵蛇(昆达尓尼)、密之中脉之理。伸缩吐纳,通天根之操练,请见飞龙戏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